形态描述
头部卵圆形延长,上端尖,白色,14片壳板完全覆盖,每板有自壳顶放射的纵肋,外膜薄,散布有细毛。
楯板为不等边四边形,长为宽的2倍;开闭缘长而拱,壳顶在顶端并稍覆盖背板基吻角,背缘和侧缘几乎直。背板三角形,壳顶在顶端,基缘和开闭缘约为峰缘长的2/3。峰板拱弯,壳顶在顶端,背脊中央有纵沟,两侧有低脊;板侧边有肋,使吻缘呈折扇状。上侧板梯形。壳顶在顶端,楯缘最长,峰缘最短。峰侧板侧面为五边形,壳顶在峰缘。壳顶至基缘距离约为峰缘长的1/3,背面两峰侧板延伸在峰板基缘下,成肋状交错。下中侧板三角形,高大于宽,小于相邻侧板的高度,顶端不达到上侧板。吻侧板方形,高宽几乎等长,壳顶近楯板的基吻角。吻板小,窄而长,两侧被吻侧板覆盖,壳顶在顶端。
上唇膨鼓,前突,脊缘有一排小齿(约44个)。大颚3大齿。小颚切缘直,有缺刻。第2小颚小颚叶短,钝圆。第3—~6对蔓足中部节长大于宽,末缘常具小刺,前缘有刚毛3~5对。尾附肢很小,仅为第6蔓足原肢第1节长度的1/4左右。无交接器。
楯板为不等边四边形,长为宽的2倍;开闭缘长而拱,壳顶在顶端并稍覆盖背板基吻角,背缘和侧缘几乎直。背板三角形,壳顶在顶端,基缘和开闭缘约为峰缘长的2/3。峰板拱弯,壳顶在顶端,背脊中央有纵沟,两侧有低脊;板侧边有肋,使吻缘呈折扇状。上侧板梯形。壳顶在顶端,楯缘最长,峰缘最短。峰侧板侧面为五边形,壳顶在峰缘。壳顶至基缘距离约为峰缘长的1/3,背面两峰侧板延伸在峰板基缘下,成肋状交错。下中侧板三角形,高大于宽,小于相邻侧板的高度,顶端不达到上侧板。吻侧板方形,高宽几乎等长,壳顶近楯板的基吻角。吻板小,窄而长,两侧被吻侧板覆盖,壳顶在顶端。
上唇膨鼓,前突,脊缘有一排小齿(约44个)。大颚3大齿。小颚切缘直,有缺刻。第2小颚小颚叶短,钝圆。第3—~6对蔓足中部节长大于宽,末缘常具小刺,前缘有刚毛3~5对。尾附肢很小,仅为第6蔓足原肢第1节长度的1/4左右。无交接器。
分布范围
本种为世界性广布种,从北纬51°到南纬64°都有出现。它广泛出现于西北太平洋,马来群岛,新西兰,印度洋,大西洋。栖息水深366~4531m。